1. 资源中心
  2. 科学进展
  3. 干货分享 | 揭秘! 生物素化蛋白及其应用

干货分享 | 揭秘! 生物素化蛋白及其应用

 

 

生物素,不仅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辅酶,更是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的明星工具。小小身量,大大用途。跟萌 Cece 一起来认识这个微小而强大的分子吧~

 

 

0
什么是生物素?
 
 

生物素 (Biotin),也称为维生素 H、维生素 B7 或辅酶 R,244 Da 大小,是人体五种羧化酶的辅酶,可以高亲和力地结合亲和素 (Avidin)链霉亲和素 (Streptavidin, SA)生物素是一种相对较小的分子,它可以与许多蛋白质结合而不会显著改变其生物活性,且一个蛋白还可以结合几个生物素分子,继而通过结合亲和素,大大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

 

图 1. 生物素的分子结构

 

亲和素 (Avidin) 是一种来源于蛋清,由四个相同亚基组成的,高度稳定的糖蛋白,亲和素-生物素通过极强非共价键结合 (Kd≈10-15M),这比抗原-抗体相互作用高 103-106[1]

最广泛使用的亲和素类似物是链霉亲和素 (Streptavidin, SA),链霉亲和素是由链霉菌分泌的一种蛋白,分子量为 53 kDa。和亲和素一样能够结合 4 个生物素,链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的 Kd 值为 ≈10−14M,其强度接近共价键。与亲和素相似,链霉亲和素对变性剂、温度、pH 值和蛋白酶也具有很强的耐受性。

亲和素-生物素相互作用是自然界中最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之一。因此,亲和素及其类似物被广泛用于多种应用,包括生化检测、诊断、亲和纯化和药物递送等[2]

 

 

0
生物素如何标记蛋白?
 
 

生物素化/生物素标记是将生物素共价偶联到目标分子上。由于生物素分子体积小,通常不会干扰目标分子的自然功能。在蛋白质生物学中,生物素化蛋白增强了蛋白质的“可操纵性”,使其易于检测、纯化或固定,以及多聚化或桥联分子。

生物素化蛋白有两种主要方法:化学标记法和酶促法。

 

  化学标记法

通常通过生物素化试剂与蛋白质表面上的特定官能团(如氨基、巯基、羧基)反应来完成。常见的生物素化试剂例如 1)通过 NHS-酯与蛋白质表面的赖氨酸残基上的氨基反应,一个蛋白质分子会被标记上多个生物素分子;2)马来酰亚胺-生物素 (Biotin-Maleimide) 与半胱氨酸残基的硫醇,形成稳定的硫醚键;3)碳二亚胺 (EDC) 可将生物素与蛋白的羧基连接[3][4]

 

表 1. 不同生物素标记蛋白

 

  酶促生物素化

Avi-Tag 生物素标记:Avi 标签是一种常用于生物素标记的特殊肽标签,由 15 个氨基酸 (GLNDIFEAQKIEWHE) 组成,它能在体内 (In vivo或体外 (In vitro通过来源于大肠杆菌的生物素化酶(BirA)在赖氨酸残基共价结合一个生物素,从而实现生物素化。当在细胞中共表达 BirA 和 Avi 标记的目标蛋白时,可以在体内高效地进行生物素化,避免额外添加 BirA 酶,高效省时,但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导致表达水平不高,或是标记蛋白在储存过程中逐渐失去生物素。在获得可溶性目标蛋白效率低时 (例如蛋白质在细菌中表达后形成包涵体的情况),或者当使用尚未建立高效生物素标记的表达系统,可选择重组 BirA 酶在催化体外生物素化,但标记和纯化效率可能受到底物和酶浓度的影响[5][6]

通过在目标蛋白质上添加 Avi 标签,可以实现在特定位点上的生物素化,便于进一步的检测、分离或固定操作。这种方法在蛋白质研究、抗体开发和细胞标记等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图 2. 通过 Avi-Tag 标签使蛋白生物素化[7]

 

 

0
生物素化蛋白的应用
 
 

生物素与亲和素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使其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分子工具。生物素化蛋白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亲和纯化、检测与分析,如生物层干涉法 (BLI)、表面等离子共振 (SPR)、ELISA、免疫沉淀和流式细胞分选等

 

  亲和纯化

生物素化技术可用于特异性标记样品中的目标蛋白,并利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系统从复杂的蛋白混合物中分离目标蛋白。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对目标蛋白进行生物素标记,然后让样品通过结合有亲和素的固相载体 (如亲和素涂层珠子或柱子)。生物素化的蛋白会牢固结合在固相载体上,再通过游离生物素竞争洗脱或改变缓冲条件的非竞争性洗脱目标蛋白,从而实现高纯度分离。这种方法适合于低丰度蛋白的纯化。

 

图 3. 生物素技术的一般方法和主要应用[8]

 

  检测与分析

生物层干涉法 (BLI)

BLI 是一种光学生物传感技术,用于实时、无标记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它可用于中高通量的动力学分析、分析物检测和定量。当目标分子被生物素化后,可以通过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的高亲和力,固定在 BLI 传感器的表面,这样就能够实时检测目标分子与配体的结合和解离过程。

表面等离子共振 (SPR)

生物素化蛋白质在 SPR 中常用作标记分子,通过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之间的高亲和力结合,使得生物素化蛋白能够牢固固定在 SPR 传感器表面,然后与其他分子 (如配体或抗体) 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

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系统 (Streptavidin-Biotin System, SABS) 显著提升了 ELISA 检测灵敏度。1) 凭借其高亲和力,确保了反应的结合稳固且特异;2) 使用小分子生物素替代酶标记抗体,降低了空间位阻。3) SABS 与 ELISA 结合形式多样,如用于固相化抗体或抗原,能增加包被量并充分暴露结合位点,促进免疫反应。4) 每个亲和素能结合 4 个生物素,有效放大了 ELISA 终反应,通过生物素标记抗体、受体、配体蛋白与亲和素-酶结合物等,增强信号,提高检测灵敏度。

 图 4. 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系统用于抗原检测[2]

免疫沉淀和流式细胞术

SABS 也被应用于免疫沉淀 (IP) 和细胞表面标记、荧光细胞分选 (FACS) 等,详细见往期推文:干货分享 | "难分难舍" 的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系统 

 

MCE 提供 900+ 种生物素标记重组蛋白,以及 390+ 种 Avi-tag 重组蛋白产品,助力科研!

 

产品推荐

Biotinylated Human FGFR-1 alpha (IIIc) (HY-P77660)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对胚胎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至关重要。

Biotinylated Human Delta-like protein 3/DLL3 (HY-P78115)

DLL3 在引导神经元沿着特定的分化途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iotinylated Human HER2/CD340 (HY-P78138)

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在细胞增殖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其过表达或基因扩增与多种癌症相关,是靶向治疗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Goat Anti-Mouse IgG H&L (Biotin) (HY-P80949)

生物素偶联羊源单克隆抗体,靶向小鼠 IgG 抗体,结合小鼠 IgG 抗体的轻链和重链,可用于小鼠背景下的 WB、IHC-F、IHC-P、ELISA、ICC/IF 等检测。

Goat Anti-Rabbit IgG H&L (Biotin) (HY-P80953)

生物素偶联山羊源性多克隆抗体,靶向兔 IgG 抗体,与兔 IgG 抗体轻链和重链结合,可用于兔背景下的 WB、IHC-F、IHC-P、ELISA、ICC/IF 检测。

Biotin NHS (HY-D0802)

用于制备生物素化表面或多肽的氨基反应性生物素试剂。

Sulfo-NHS-SS-Biotin sodium (HY-111496)

一种长链可裂解和细胞无渗透的胺类活性生物素化试剂。

[1] Akshay Jain, Kun Cheng. Th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avidin-based nanoparticles in drug delivery and diagnosis. J Control Release. 2017 Jan 10:245:27-40.

[2] Li G. Nano-inspired biosensors for protein assay with clinical applications. Elsevier; 2018 Aug 29.

[3] Young, Tracy A., et al. Second-harmonic generation (SHG) for conformational measurements: Assay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 and screening. Methods in Enzymology. Vol. 610. Academic Press, 2018. 167-190.

[4] Giuliano Elia. Protein biotinylation. Curr Protoc Protein Sci. 2010 Apr:Chapter 3:3.6.1-3.6.21.

[5] Yifeng Li, Rui Sousa.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E. coli BirA biotin ligase for in vitro biotinylation. Protein Expr Purif. 2012 Mar;82(1):162-7.

[6] M G Cull, P J Schatz. Biotinylation of proteins in vivo and in vitro using small pep Biotinylation of proteins in vivo and in vitro using small peptide tagstide tags. Methods Enzymol. 2000:326:430-40.

[7] Xue H, Bei Y, et al. Utilizing Biotinylated Proteins Expressed in Yeast to Visualize DNA–Protein Interactions at the Single-Molecule Level. Front Microbiol. 2017 Oct 24:8:2062.

[8] E A Bayer, M Wilchek. Application of avidin-biotin technology to affinity-based separations. J Chromatogr. 1990 Jun 27:510:3-11.

[9] Fanfan Yang, et al. A sensitive sandwich ELISA using a modified biotin-streptavidin amplified system for histamine detection in fish, prawn and crab. Food Chem. 2021 Jul 15:350:129196.